1983年总目录
综述
含氟弹性体发展的趋势(1-1)
近斯的发展扩大了Aflas弹性体的应用(1-10)
橡胶制品的今昔(11)胶管(1-31)
能源部门用弹性体的新进展(2-1)
硅橡胶工艺的目前展望(摘译)(2-8)
各向同性的弹性磁性制品(2-29)
考虑三元乙丙橡胶成本与性能关系的配合基本原则(1-3)
粉末橡胶,和热塑性橡胶的展望(3-8)
关于透气性等的国际单位(1)(3-19)
国外橡胶工业用生胶及配合剂的最新发展(6-1)
人体内用硅橡胶的卫生鉴定(6-7)
氟橡胶在汽车、石油化工和电力工业污染控制方面的应用(6-10)
不饱合聚合物化学改性的新进展(一)(7-32)
热塑性弹性体的现状与展望(8-1)
不饱合聚合物化学改性的新进展(二)(8-22)
外国公司在橡胶工业制品成型方面的新开发(8-32)
乙丙橡胶胶管配合的进展(10-8)
不饱合聚合物化学改性的新进展(三)(10-43)
不饱合聚合物化学改性的新进展(四)(11-9)
关于不抽出性增塑剂的考察报告(一)(11-26)
关于不抽出性增塑剂的考察报告(二)(12-14)
适应使用要求选配胶料性能(12-57)
材料配合
橡胶与纤维织物的新型粘合剂(1-8)
后效性硫化促进剂DZ(2)(2-18)
硫黄对丁腈/三元乙丙橡胶共混体的过氧化物硫化的影响(2-21)
炭黑在CKH—40M和СКЗПТ共混胶料中的分布对其硫化胶性能的影响(2-27)
用胺化物低聚体改性橡胶(2-38)
可供聚合的防老剂(2-54)
天然橡胶加速硫化时影响返原过程的配合变量因素(3-22)
热塑性橡胶—银菊胶共混体的配方和力学性能(4-29)
各种类型的操作助剂(5-1)
天然胶、丁苯胶和天然丁苯并用胶的自粘性和胶料强度(5-18)
用于盐浴连续硫化制品的三元乙丙橡胶(5-51)
压出橡胶型材的短纤维补强(5-53)
在电子技术领域内使用的橡胶材料(1)(6-24)
硫化网络和活性填料对硫化胶中配合剂体积再分布的影响(6-37)
用丁基胶使聚烯改性(6-44)
用磷石膏作胶料的填充剂(6-59)
橡胶工业用松得的新代用品(6-65)
“交联过的丁基胶”(XL—50)的过氧化物硫化及其绝缘特性(7-28)
氟硅橡胶在烃类燃料中的使用性能(7-43)
在高温下用苯并噻唑二硫代吗啉硫化天然橡胶(7-55)
聚二烯和其它烃类弹性体的硫化(二)(8-40)
电线电缆用氯化聚乙烯(8-53)
弹性体的短纤维补强(9-1)
环状硫羰基化合物用作硫化促进剂的效果(9-27)
1,2,3,4—四氢化喹啉—橡胶的新型有效稳定剂(9-33)
助促进剂的选择对天然硫化胶老化特性的影响(9-35)
热塑性银菊橡胶共混物的流变性(9-41)
炭黑填充的丁基硫化胶和聚异丁烯的动态力学性能(9-47)
填充聚丙烯腈短纤维(HNTPOH)的三角带橡胶(9-52)
改变三元乙丙橡胶的性能(9-56)
耐火橡胶的配合(10-1)
对人工心脏起决定作用的聚氨酯弹性体(10-18)
连续硫化的胶料(11-1)
液体橡胶流动性混合物(12-1)
萘胺类改性环氧油酸作天然橡胶的多功能助剂(12-40)
制品
鞋底涂胶机使用的橡胶金属圈的研制(2-6)
模压橡胶O形圈的断面直径公差(2-36)
羧基丁腈橡胶/聚氯乙烯共混体的浅色超重型电缆外套(5-42)
库泰依斯克橡胶制品厂消除厚制品主要缺陷的经验(10-24)
弹性体桥梁支坐的压缩性质(摘要)(11-72)
分析测试
交联密度的实验测定(1-17)
氟橡胶环状结含构量的测定(1-21)
橡胶制品的化学分析(1-23)
接触液态介质的橡胶和胶布材料脆性温度的测定(2-41)
天然橡胶硫化胶在高温下拉断强度的测定(3-36)
硫化胶连续和间断应力松驰同时测定的方法(3-41)
胶料中聚合物含量的测定(6-61)
评价半成品的成型粘性的方法和仪器(6-63)
防振橡胶的室内试验方法(10-27)
橡胶的断口组织的显微观察(10-54)
利用热解气象色谱研究炭黑在胶料中的分散(12-21)
用拉伸永久变形测定橡胶的松驰性能(12-38)
热分析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(11-51)
工艺设备
新发明的橡胶制品冷冻去边机(1-38)
模具改进(1-44)
橡胶的显微镜技术(2-44)
切割压出橡胶型材的装置(2-48)
胶鞋制造新工艺(2-42)
加工性能试验和注压成型(3-47)
橡胶的物理—力学性能对三角带疲劳损伤的影响(5-32)
乳胶热水袋的脱模装置(6-39)
织物的结构和处理对运输带布层产生波纹的影响(6-41)
胶料在注射筒中预热的温度—时间条件对不等厚度薄壁制品硫化条件的影响(6-54)
热处理对橡胶动态和静态特性的影响(6-57)
聚二烯和其它烃类弹性体的硫化(一)(7-1)
含氟弹性体的过氧化物硫化(7-10)
实现自动化的混炼装置的各批次胶料稳定性和可重复性(7-39)
试验胶管承受处界机械冲击载荷的试验台(8-59)
在模压和传递模压操作过程中微波预热半成品胶坯的实践(9-20)
橡胶与金属的粘附作用对密封件在高压空气中工作能力的性能(9-54)
低温去边技术(9-61)
通过计算机获得数据来改进橡胶加工控制(10-38)
胶乳的初期粘性与粘合性能(11-36)
鞋邦半成品缝线的自动化缝纫(11-48)
防焦剂APR的使用方法(12-25)
采用微波技术进行聚合物的过氧化物交联(12-52)
帘线布接头疲品的利用(12-37)
试验胶管密封性和强度的试验台(12-56)
基础研究
在不同的安装槽结构兰连接中O形圈密封能力的研究(2-31)
用橡胶O形圈和矩形圈密封法兰连接的接触泄漏(2-33)
改进了低压缩永久变形丁腈橡胶结构—性能关系的研究(摘要)(2-51)
用有限元分析法和原始材料来评价制品工作特性(上)(3-29)
橡胶制品高压硫化的特点(3-45)
炭黑的分散作用和橡胶产品性能(3-45)
用有限元分析法和原始材料来评价制品工作特性(下)(4-20)
大型推土机轮胎的有限元分析(5-26)
橡胶支承垫的老化和动载荷的影响(5-53)
粘弹性理论应用于橡胶加工(6-20)
СКФ—26氟橡胶热物理特性的研究(6-34)
防老剂4010NA在异戊橡胶—氯丁橡胶体系中质量迁移过程的研究(6-52)
硫化剂的扩散(7-20)
评价海绵制品对动态作用的稳定性(7-47)
高压硫化橡胶的性能(7-49)
橡胶金属轴封在使用过程中几何特性的变化(7-52)
气象法白炭黑对乙烯基硅橡胶变形性能的影响(8-38)
溶胀状态下硫化胶的应力—应变特性(9-8)
乙烯基硅橡胶中乙烯基的含量及其位置对弹性的影响(9-14)
金属件的制造偏差对减震器弹性性能的影响(9-18)
化学熔接氯丁橡胶硫化胶机理的研究(9-24)
轮胎翻修的经济学(9-59)
化学健在弹性体粘合中的作用(10-49)
弹性体粘性的流动性判定法(11-20)
碳纤维填充剂对硫化胶性能的影响(12-30)
改性剂对丁腈胶与脂肪族聚酰胺纤维布粘合强度的影响(12-54)
提高橡胶与金属的粘合强度(12-34)
压出机与混炼胶料的相互关系(12-45)
文摘
美国化学协支橡胶分会第122次会议论文文摘(1982年10月5-7日,芝加哥)(4-37)
1982年总目录
综述
氯化丁基橡胶配合与应用(1-1)
高温加成硫化硅橡胶文献综述(2-1)
橡胶能满足今后汽车工业的需要吗?(3-1)
抑制氯醇橡胶热氧老化的途径(6-1)
热塑性橡胶在橡胶工业制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(11-1)
聚合物共混体中的共聚物(11-3)
制造医用制品的橡胶和乳胶主要性能和要求(12-1)
材料配合
氟橡胶:底特律城的热门课题(6-11)
氟橡胶与聚丙烯酸酯橡胶的共混(2-19)
异氰酸酯改性的酚醛树脂合成物在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中的应用(2-30)
硅烷Si69在白炭黑填充胶料中的补强和硫化作用(4-9)
杜邦公司橡胶及其产品的性能和应用—Wamal(6-22)
硅烷处理的无机填料在橡胶中的应用(7-1)
用于合成橡胶的新型白色补强填料(3-3)
关于不抽出抗氧剂的调查(一)(3-19)
关于不抽出抗氧剂的调查(二)(6-31)
橡胶的耐油性(4-17)
氯丁橡胶的非硫脲促进剂(5-4)
炭黑的物理化学性质对胶料制备过程中加工性能的影响(6-28)
橡胶用含磷的阻燃剂(评述)(8-1)
对于防老剂特殊效果的研究(8-5)
橡胶用有机磷稳定剂(评述)(9-1)
天然、丁苯和顺丁橡胶中作防老剂用的改性的环氧化油酸(9-10)
双酚和季铵盐的化学性质对СКФ—26硫化胶性能的影响(9-17)
防老剂RD对混炼胶注压性能的影响(9-20)
齐聚二烯脲烷丙烯酸酯对乙丙胶硫化胶性能的影响(9-23)
适于连续硫化的三元乙丙橡胶硫化体系(3-7)
三元乙丙胶胶料中生胶、填料、增塑剂的相互作用(4-1)
乙烯/丙烯酸橡胶配合(7-14)
橡胶共混体(9-31)
过热水对橡胶纤维复合材料的影响(6-20)
耐低温的高性能丁腈橡胶(8-18)
阻燃剂(三)(9-24)
聚合型防老剂NAPM研究的新进展(10-1)
提高乙丙硫化胶耐油可能性的研究(11-37)
氟橡胶与含氟聚丙烯酸酯并用胶料的性能(10-3)
具有阻燃性的二烯/多卤苯基丙烯酸酯共聚弹性体(10-5)
Si2630—橡胶工业用一种新型硅烷(1)(10-15)
用硫脲衍生物硫化氟橡胶СКФ—26(11-40)
增塑剂对胶料低温性能的影响(11-14)
硫化温度和硫化系统对共混体橡胶胶料结构—性能关系的影响(11-21)
用含官能团的二硅氨烷处理的白炭黑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(11-30)
用黄麻短纤维补强的橡胶复合材料(12-5)
丁腈橡胶—橡胶制品与燃油接触的适用极限(12-15)
酚醛树脂—橡胶补强剂(12-26)
苏联的合成橡胶(12-26)
制品
在真空和高压空气同时作用下密封件使用寿命的研究(2-40)
热对密封材料的作用(3-34)
西德SIMRIT密封件公司油封结构系列及应用(摘要)(3-38)
轴密封圈(4-25)
高温下使用的轴封(4-29)
弹性的往复密封件的弹性液动润滑(5-14)
流体密封(5-24)
橡胶密封件工作性能准数的确定(7-24)
热老化对过氧化物丁腈橡胶静态密封能力的影响(6-45)
旋转轴密封(8-27)
降低橡胶密封圈压综永久变形的途径(8-29)
液压活塞杆密封(9-48)
低温下橡胶减震器的变形性能(4-27)
橡胶在自由状态下预老化对压缩永久变形的影响(5-28)
结构不同的大型轮胎作曲线运动时与支撑面的相互作用(4-31)
轻便子午轮胎的断面形状对其耐磨性和抓着性的影响(5-30)
硅橡胶在生物医学方面的进展(6-48)
改进电线电缆绝缘硅橡胶的热老化稳定性(6-55)
橡胶的弹性特征对内燃机车牵引装置活动接头使用寿命的影响(7-22)
氟橡胶用于汽车发动机(8-31)
燃油喷射系统中胶管的变质(9-41)
适应碳氢燃料发展的丁腈橡胶(9-51)
模型制品的废料在相似组份胶料中的利用(2-38)
硅橡胶返原试验研制试制了一种新的层压工业用垫板(2-34)
医学上应用的聚合物及其特殊要求(10-29)
供往复运动活塞杆用的聚四氟乙烯密封件(10-34)
密封圈(10-43)
单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粘接密封剂的某些特种产品(10-46)
先进的船尾管唇密封件的材料研究(12-32)
宇航发动机用的低密度绝热管的研制(12-35)
分析测试
用薄层色谱法鉴定橡胶胶料中的有机促进剂和硫化剂(3-43)
工业炭黑外比表面积新的测定法(7-27)
测定白炭黑外比表面积的新方法(7-29)
付立叶红外分光法(摘译)(8-33)
综合法鉴定橡胶表面的喷霜(2-43)
热稳定剂对白炭黑填充硅橡胶胶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(3-46)
医用橡胶标准、试验方法及安全性(5-33)
橡胶的动态低温试验(5-39)
预测恒定负荷下的СКЗПТ、СКН—26、СКФ—26硫化胶蠕变性能的方法(6-63)
摆动转盘式硫化仪上所测得硫化曲线的解析(8-40)
橡胶和配合剂分析文摘(4)((2-47)
热分析方法表征弹性体(10-22)
影响橡胶填充接触面微观不平度的因素(12-44)
工艺设备
安格斯旋转轴油封试验设备(7-32)
硅橡胶电缆压硫化生产线(3-48)
熔化粘合(4-35)
模胶模制品的机械去边(7-37)
对硅橡胶压出的看法(7-45)
不需要补充修整的橡胶制品的制造(8-46)
实验室橡胶试片硫化用模具清洗的新方法(9-56)
橡胶注压法:谨防虚假的经济效果(5-41)
1980年国际橡胶会议上展出的新仪器新设备(摘译)(2-50)
确定工艺过程最优条件的一种统计方法(5*-44)
冷进胶道工艺的橡胶注压成型(11-55)
橡胶与金属粘着用胶粘剂(12-47)
特咱操作油解决了橡胶相容性的问题(12-49)
基础研究
防老剂作用机理:含有链终止和过氧化物分解功能的自动协同防老剂(4-40)
对亚硝基二苯胺和丁苯胶(CKMC—30APK)在乳胶阶段相互作用的机理(4-43)
1981年总目录
综述
橡胶化学改性的成就(1-1)
弹性体的粘合规律(1-4)
国外几个橡胶公司科研机构简介(4-1)
近五十年来的橡胶工业工艺学(12-1)
工艺性能试验方法综述(5-1)
天然和合成胶乳试验方法的最新进展(6-1)
并用生胶硫化的某些特性及其硫化胶的结构(8-1)
橡胶混炼的前景(9-1)
材料配合
促进剂类型对丁腈40M和三元乙丙并用胶料中硫黄迁移的影响(1-11)
根据ASTM-D2943—75法比较Perbunan N型中的各种丁腈橡胶(1-19)
用苯磺酰氯改性和硫化丁腈橡胶(4-13)
形变对塑化丁腈橡胶耐寒性的影响(9-7)
氟橡胶与聚氟化丙烯酸酯并用胶料及其硫化胶性能的研究(6-9)
可硫化的氟橡胶胶料(8-19)
新一代氟橡胶——对你有何意义?(11-26)
一种沉淀法白炭黑对硅橡胶的补强作用(7-1)
硅橡胶空气老化过程的规律性(9-14)
硅橡胶的耐热性的改进(11-1)
氢硅化合物类型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耐老化性的影响(11-7)
天然硫化胶在使用条件下橡胶网状结构的变化(4-16)
无机物填充乙丙橡胶用无封头不饱和硅烷偶联剂(4-21)
用含溴及(或)磷的单体改进三元乙丙橡胶的阻燃性(8-12)
丁基橡胶硫化用的酚醛树脂(8-21)
氯丁橡胶的新型硫化剂(4-29)
基于齐聚丁二烯二醇的鞋用微孔聚氨酯(8-31)
硫化温度对聚氨酯橡胶网状结构的影响(9-9)
通用橡胶的稳定(4-35)
用硫代二乙醇获得的新型弹性体(1-18)
用二胺醚砜齐聚物交联含氯弹性体(5-28)
氯化聚乙烯弹性体的结构和性能(5-35)
砜醚二胺齐聚物对含氯弹性体的交联(6-29)
弹性体的硫化体系(10-1)
丙烯酸类橡胶的进展(7-21)
防老剂和耐老化聚合物的胶料(4-31)
可硫化的胶料(7-23)
用二氨基甲酸乙酯硫化聚丁二烯天然橡胶(9-20)
用小型密炼机和硫化仪鉴定合成橡胶(9-28)
确定带端基官能团液体烃类橡胶配方的基本原则(11-21)
橡胶助剂的毒性与火险性(5-43)
橡胶工业中使用化学药品的一些安全问题(8-26)
在工业橡胶制品中使用GPF炭黑以降低成本(5-21)
六氢间二氮苯做合成橡胶和天然橡胶的防老剂(1-14)
影响汽车燃油胶管使用性能的新因素(7-11)
OTOS——一种新型高效硫化促进剂(1)(5-11)
OTOS——一种新型高效硫化促进剂(2)(6-13)
OTOS——一种新型高效硫化促进剂(3)(11-11)
制品
ISO 3601/I流体系统—O形圈—第一部分:内径、断面、公差及规格识别编码(2.3-1)
美国对有关弹性体的O形密封圈标准的评论(2.3-7)
ISO/DP 3601/Ⅱ流体系统—O形圈—第二部分:标准使用场合下的设计准则(2.3-11)
ISO/DP 3601/Ⅲ流体系统—O形圈—第三部分:质量检验标准(2.3-42)
ISO/DIS 3601/Ⅳ流体系统—抗挤出装置的O形圈用腔体—第四部分(2.3-46)
ISO/5597/I液压传支—往复运动用活塞杆及活塞密封—腔体尺寸公差(2.3-57)
ISO/DP5597补充ISO5597流体传动系统——油缸往复运动活塞和活塞杆密封件用腔体尺寸和公差(2.3-66)
ISOR 1078航空用弹性O形密封圈的尺寸 (2.3-73)
ISOR 1800航空用弹性O形密封圈的尺寸(2.3-86)
ISO优先数—优先数系(2.3-97)
ISO 6149流体传动系统和元件——公制进出口——尺寸和设计(2.3-103)
ISO 4394/Ⅰ流体传动系统和元件——缸筒——第一部分:对具有特殊精加工内孔的钢管管材的要求(2.3-108)
有关密封方面的ISO标准化的动向(2.3-121)
如何使用ISO技术计划(2.3-127)
硫化后橡胶收缩的各向异性АИЛукомскас等(4-39)
胶料组份对模压收缩率的影响(11-44)
油压作动筒密封件的标准使用法(1-24)
低温用密封件材料(5-64)
U型密封件的使用(7-26)
用作热密封件的全氟橡胶(9-56)
无毛边橡胶圈在密封装置中的工作能力(9-59)
堵塞石油的损耗(11-54)
耐火的EPDM整体电线和电缆的绝缘层和复盖层(6-36)
氯丁橡胶导弹发射密封件用防老剂(9-36)
浇注型聚氨酯橡胶导弹发射密封件的水解稳定性(9-47)
火箭发动机绝缘用弹性复合材料的烧蚀(11-37)
橡胶工业制品结构领域的成就(5-60)
橡胶另件中应力定量测定的特点(8-46)
用柔性软管制造垫圈的方法(8-50)
液体注压成形用的硅橡胶体系(10-69)
硅橡胶体内止血器(12-56)
分析测试
橡胶和配合剂分析文摘(1-38)
橡胶分析化学的现代课题(4-43)
用化学分析方法推算胶料组份(5-47)
卡尔•费休法定量测定橡胶的水份(5-54)
用热分析法测定硫化胶中的增塑剂(6-47)
碳黑分散度的定量分析(7-38)
不同类型炭黑对弹性体的弹性模量的影响(11-56)
硫化测定的新用途(7-52)
高速液体色谱(8-35)
多官能促进剂—硫代焦磷酸盐的毒性鉴定(11-61)
工艺设备
注压模具结构的改进(1-41)
关于橡胶胶料的注射模压问题(文摘)(4-57)
弹性体的注压—传递模压(7-60)
液体注压的迅速发展(12-52)
敞式沸腾床(1-43)
模拟工业硫化过程的新方法(4-48)
在一台机器上模制两种材料(5-65)
用一台注压机模制双色制品(简要)(6-57)
用液体硅橡胶制造电线电缆的新方法(6-50)
弹性体与聚酯的粘着(6-54)
橡胶混炼(6-58)
压出制品加工过程模型(7-62)
氟橡胶СКФ—26及以其为基的胶料加工过程的强化途径(11-62)
基础研究
丁腈胶的长链支化和凝胶的粘弹性特征(1-52)
含增塑剂和反应性齐聚体的丁腈硫化胶的应力应变情况(4-58)
含铂硅橡胶的阻燃机理(8-51)
文摘目录
美国化学文摘选译(第94卷第2、4、6期)(12-10)
RAPRA。Abstr(密封制品)(1981年第18卷第1-15期)(12-46)
阻燃剂(一)(9-60)
阻燃剂(二)(10-63)
橡胶和配合剂分析文摘(3)(8-57)
含磷促进剂对三元乙丙硫化胶性能的影响(9-64)